Responsive image
12 2016.10
乐山高新区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
乐山高新区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乐山高新区”)环境、 秩序,昨(11)日起至11月30日,乐山高新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环境卫生、 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园区和集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提 升高新区环境面貌。 北京桥路是高新区车子镇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高新区管委会、车子镇 以及交警、城管工作人员共同对这条街的环境进行了清理,规范车辆停放, 纠正占道经营、广告横幅乱牵乱挂等行为,商铺经营者积极配合,清理后的 街道干净整洁。 据了解,此次整治由乐山高新区管委会组织车子镇政府、安谷镇政府以 及城管、环保、住建、交警等部门共同开展,重点对进港大道、南新路、建业 大道、乐高大道、临江东路等主次干道占道经营、店招座牌、户外广告、在建 工地文明施工和货运车辆抛洒滴漏进行整治;整治交通环境,完成各类标线标 识的增设、维护和改造,加大对车辆乱停乱放、超限超载行为查处力度;强化 园区环卫保洁工作,解决“地不洁”问题,对主干道绿化带进行调整或改造, 增补开花植物,完成园林绿篱、草坪、乔木等植物的修枝整形,对园林绿化设 施进行全面维护整治,更换、维修或增设环卫设施;解决园区“路不平”问题, 开展拉网式排查,对主干道两侧围墙(围栏)、人行道板等进行修复;进行园区亮 化工程、路灯修复等;同时,车子镇、安谷镇也将全面开展集镇镇容镇貌治理, 彻底解决集镇“垃圾乱扔、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乱牵乱挂、乱搭 乱建”等乱象。  
11 2016.10
农村污染排放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治污难在哪?
农村污染排放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治污难在哪?
农村治污工程要接地气,多听听农民意见,量身定制技术方案,项目才能 更加服水土、更加科学有效,工程才能长效运行。 在东部某县采访,基层干部抱怨农村治污难:县里推进城乡污水处理一体 化,管网通到一个个村庄,钱花了不少,可许多农民却不买账。为啥?到村里一 打听,才知道答案。有村民说,管网进村但没有入户,自己住得远,接入费用 贵;有人说,自家种着果园、菜地,习惯了用农家肥浇地,接入管网后再想用 农家肥不方便;也有人担心,污水处理运营成本高,以后难以负担。新修的污 水处理厂长期“吃不饱”,成了“晒太阳”工程,实在可惜! 这些年,农村道路好了,楼房多了,家电、汽车下乡,互联网入户,农民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相比之下,农村环境成了突出“短板”,一些村庄依然“污 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畜禽粪便随处见、污水到处流,农村污染排放量占全 国“半壁江山”。农村治污正成为共识,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投入,这是可喜的一 面。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办法不多、模式单一,钱没少花,效果却没有预期好, 管网收集率不高,技术水土不服,治污工程“晒太阳”现象并不鲜见。         农村治污难在哪? 处理方式难定。农村污染点多、面广,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村庄位于 城乡接合部,人口密集;有的位于偏远山区,居住分散;有的在水域敏感区,水 生态脆弱。不同地方需要不同解决方案,有的适合集中处理,也有的适合分散式。 然而,一些地方在工作中方式简单,用城市污水处理方式解决农村问题,一味让 县级污水处理厂向农村延伸,遭遇困境在所难免。 技术方案难选。农村污染物种类与城市不同,简单搬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行 不通。一位污水处理厂技术员坦言,他们所在的村庄养猪场多,猪粪尿养殖废水浓 度太高了,COD(化学需氧量)浓度在1万以上,而现有污水处理设备上限才到1000, 养殖废水根本处理不了。 农民习惯难改。农村社会有农村的复杂,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不同于城里人,提 高农民环保素养,光靠条例、处罚不行,要更多依靠村规民约、自我管理。另外, 农村财力有限,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建设成本要低,运行成本也要低,“好用不贵”才 更有生命力。 说千难说万难,多“接地气”就不难。有的地方“私人定制”,规划前,挨家 挨户上门调查,各家的排污口在哪里?管网怎么布局?布局是否最优?多种模式因村 因户制宜,难题迎刃而解。有的地方建单村污水处理池,生物滤床就地取材,运营成 本低,入户管道旁,按农户需求留出化粪池,方便实用,受到农民欢迎。 农村治污工程是农民用、农民管,不切实际最要不得。不能一上项目就是高标 准、高投入,看到其他地方污水处理做得好,就跟风用人家的技术、设备,项目做得 挺好看,技术挺先进,但最后群众用不上,有啥意义?因此,农村治污要尊重农民意 愿,沉下身去,多听听农民心声,让农民真正参与项目决策、建设、管理,这样才能 量身定制最适宜的技术方案和处理模式,让项目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让工 程长效运行。 农村治污不是小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不让建起的工程“晒太阳”, 美丽乡村就会渐行渐近。  
31 2016.08
乐山1500余名环卫工人亮证上岗
乐山1500余名环卫工人亮证上岗
走在乐山城区的街头,细心的市民可以看到环卫工人胸前都佩戴了一张长 9厘米、宽5厘米左右的小牌子,上面载明了环卫工作人员的姓名、所在单位、 所从事工种、职责范围及本人照片等内容。 8月31日,记者从乐山市环卫局了解到,这是乐山市环卫局为加强环卫精 细化管理,促进城区环卫保洁提质增效而做出的举措。乐山为城区1500余名从 事清扫保洁、公厕管护、垃圾清运和驾驶运输的环卫工人颁发工作名牌,实行 亮证上岗。 “虽然只是一个小牌子,但有了它,我们对‘城市美容师’的身份更有认 同感,干活也更有劲了。”拿着工作牌,在乐山城区天星路快速保洁的环卫工 人李玉兰说。 乐山市环卫局直接管辖下的1500名一线环卫工人,负责乐山城区约558 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桥梁、绿化带和50公里水域岸坡、10公里公路边沟及71座 公厕的清扫保洁任务,以及城区每日500余吨生活垃圾和4吨医疗废弃物的收集、 转运和处理任务。此次,该局为每一名环卫作业人员统一制作工作牌,牌上人员 信息与岗位职责相对应, 实行一人一证,上岗必须佩牌,既方便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也便于单位内 部监督管理。乐山市环卫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与配发工作牌相配套的是,环卫 局对环卫作业工量进行了科学、精确的核定,以避免人工不符和工量浪费的情况 发生。同时,持证上岗也有助于增加社会对“城市美容师”的关注,而对于相关 管理部门来说,环卫工人在发生紧急问题时,可第一时间得到相应的处理和救助。
08 2016.06
环卫工马甲走红 橘红色马甲刷屏朋友圈
环卫工马甲走红 橘红色马甲刷屏朋友圈
环卫工马甲走红到底是怎么回事?近日,橘红色马甲刷屏朋友圈的新闻一 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不少成都市民的朋友圈就被这条新闻霸屏了,“你也看到 标语马甲了?”“一开始就觉得有意思。”不少环卫工当场穿上马甲,还念叨起 各自的文字,“干了10多年环卫,头一次见到这种马甲。”穿上新马甲的当天, 就有路人好奇地打量她,更有人上前希望能合影。网友表示:环卫工马甲走红的 真实原因在于能够自律人们乱丢垃圾的习惯。 成都人民公园附近,在这里工作的环卫工人都穿上“限量版”背心,提醒路 人不乱丢垃圾。 马甲的主人是青羊区汪家拐一带的环卫工,与其他环卫服不同的是,他们的 马甲上印出了“万水千山总是情,不要乱扔行不行”等朗朗上口的文明语,帖子还 称:“看到这么有爱的标语,谁还忍心乱扔垃圾?” 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了汪家拐一带,发现这里的环卫工人几乎人手一件 “网红”马甲,马甲上的标语款式多达5种,不少路过的市民还拿起手机,与小马甲 合影留念。该环卫公司陈经理说,马甲上的流行标语,比口头说教更易让人接受, “从效果来看,垃圾量要比此前减少了2到3成左右。” 每天凌晨4点,大多数人尚在熟睡时,成都的环卫工人已拿上扫帚,开启了一天 的工作。 40多岁的罗秀英,已经从事10余年环卫工作,负责祠堂街一带的街道卫生。由 于前晚看了天气预报,得知当天为晴天,温度还偏高,出门前便将一件较新的马甲, 装进了手提袋里。一个月前,公司分配给他们,人手一件崭新的环卫马甲。同以往马 甲不同的是,这次的马甲背上,印着一排黑色的文字,而且文字的类型有5种之多,而 她领到的为“万水千山总是情,不要乱扔行不行”。
©  四川恒升天洁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